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上成人,有1成患有慢性腎臟病,當中有5成6的患者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現象。適逢「世界腎臟日」的到來,國民健康署今天(3日)呼籲慢性腎臟病人,打擊肥胖應從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3守則做起。營養師則提醒民眾少喝含糖飲料,以及便當中的飯菜要分離。
謝先生:『(原音)我的腎功能到了去年2月份左右的時候,我的腎功能就開始往下掉。』43歲的謝先生體重居高不下,去年底已來到116公斤,醫生告訴他,如果不再控制體重,將有洗腎危機。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指出,肥胖會改變腎臟血流,造成腎絲球超過濾和腎絲球高壓,導致慢性腎臟病更嚴重,同時增加三高風險。盧國城:『(原音)肥胖造成的血糖、血壓的上升,會造成腎臟傷害,本身肥胖,脂肪細胞釋放出來這些的發炎的物質,會引起全身性系統性的發炎,然後又誘導出血壓增加的情形,這些在在都會加重腎功能惡化,以及蛋白尿變的嚴重。』
國民健康署表示,台灣每年約有4,700人死於腎臟相關疾病,在2015年排行十大死因中的第九位,且統計去年健保門診透析治療費用,就高達新台幣355億元,約占健保總預算的5.7%。
預防腎臟病發生要從「打擊肥胖」開始,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平時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控制體重是三大關鍵,國健署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0800-367-100,每天早上9時到晚上9時提供國、台語免費諮詢服務。
營養師陳淑子則指出,常喝含糖飲料可讓體重每個月增加0.5到1公斤,所以少喝含糖飲料是減少肥胖的第一步;另外,「便當族」常將便當中的飯菜放在一起,導致菜與肉的油脂滲透到米飯中,進而讓自己吃下太多油,她建議將白飯另外裝,才能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今年的「世界腎臟日」訂於3月9日,國健署這個月將在各縣市舉辦園遊會,規劃健康檢測區、健康美食區、有獎問答等活動,並提供民眾免費的腎臟健檢服務。
文章出處: https://goo.gl/2ciiWO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