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頭好壯壯的巨嬰,一般被視為健康加福氣。但若是患有妊娠糖尿病媽媽,誕下4000公克以上巨嬰,寶寶可能生下來就胖一輩子,並易患糖尿病,而媽媽未來也容易有患有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
![]() |
![]() |
讓媽媽與寶寶都健康,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不是從生下寶寶開始,而是從懷孕子宮裡開始,」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林芯伃指出,懷孕時需嚴控制血糖值,以及體重的增加速度,特別是高齡孕婦,才能降低妊娠糖尿病的併發症並減少生產的風險。
每10名孕婦就有一名妊娠糖尿病
「但國人妊娠糖尿病發生率,10年內翻一倍,達12%~15%,等於每10名孕婦至少有一名患妊娠糖尿病,」台大醫院婦產部主任陳思原指出,一旦孕婦患有妊娠糖尿病,胎兒容易產生肩難產、巨嬰、甚至會發生窒息而死亡而胎死腹中,即使出生後,也容易有新生兒黃疸、新生兒低血糖,低血鈣症以及呼吸窘迫,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率增加,而生下的寶寶,先天就是胖子,同時易患糖尿病。
不僅寶寶不健康,患有妊娠糖尿病孕婦易引發許多併發症,如在懷孕期羊水過多、早產、子癲前症,以及孕程體重增加過多,孕婦也容易發生酮酸中毒等。陳思原指出,產後有20%的媽媽血糖不會恢復正常,陳思原解釋,她們在 10年~20年內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高達35%到60%,同時也更易罹患高血壓、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
嚴控飲食為控制妊娠糖尿之首
許多孕婦原來沒有糖尿病史,但在懷孕過程中因荷爾蒙變化大產生的高血糖症狀而產生妊娠糖尿病。如何有效控制?林芯伃指出,建議在第一次產檢時,應監測血糖值。同時,24週~28週產前例行篩檢更是必做項目,才能提早發現,提早預防。
林芯伃表示,以飲食控制、運動治療,只要能夠控制飲食,好好運動,大部分妊娠糖尿病孕婦都可以不必吃藥即控制血糖。但若血糖仍無法控制,才會進行胰島素的介入治療。
嚴控碳水化合物比例40%內 ,控制飯後血糖值
控制飲食成為嚴控病情關鍵。如何控制飲食?台大營養室主任陳珮蓉解釋,妊娠糖尿病患的空腹血糖值與一般人無異,但餐後血糖值則會明顯較高,因此,嚴控限制患者每餐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在40%以下,同時,不必照三餐吃,因關鍵在飯後,建議可少量多餐,一天也可分4餐至5餐進食,以控制飯後血糖值。
其次,特別注意水果、乳製品、主食的攝取量。水果建議每天可吃2份,約一飯碗大小,可選擇小番茄、芭樂等不甜的水果;乳製品建議一天1至2杯 ;主食的米飯,建議每餐可吃約半碗大小的份量即可,台大營養師何明華則建議。
高齡孕婦患妊娠糖尿病增6倍
「30歲以下婦女患妊娠糖尿病為6%,一旦超過40歲懷孕,患病風險增至36%,」林芯伃指出,高齡孕婦患妊娠糖尿病風險大增,晚婚、晚育,高齡孕婦是導致妊娠糖尿病發生率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根據內政部最新的統計,目前台灣35歲以上女性生育第一胎,5名即有一名高齡產婦,並創下新高紀錄。
高危險妊娠門診,各大醫院為孕婦以跨科整合、專門照護
為更有效率地讓患者血糖得到控制,降低妊娠糖尿病的併發症,並利產後追蹤,台大醫院於去年8月成立妊娠糖尿病整合門診,每周三下午由婦產科、新陳代謝、以及營養師整合跨科共同照護。除了妊娠糖尿病外,高齡孕婦生產時更容易面臨到攸關生命的高危險併發症,如產後大出、羊水栓塞、胎死腹中等高危險妊娠,成大醫院婦產部母體胎兒醫學科主任康琳說,成大醫院孕產婦中超過6成為高危險妊娠孕婦,因此設立高危母嬰諮詢門診。目前包括台大、北榮、台北長庚、中山、花蓮慈濟、門諾及玉里榮民醫院等都辦理高危險妊娠門診,因應應因這類孕婦需求。